著书立作:《中医特色疗法集萃》出版征稿中,专长有医术渊源了 二维码
2775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 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 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法第三十九条指出: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 从2016年国家推进《中华医藏》整理编制,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与保护利用,制定完善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规范,加强海外中医药古籍文献回归与孤本医籍整理。《中华医藏》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起开始编纂选目工作,已选取2000余种医药典籍。 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挖掘保护、对中医药医术传承、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经验的挖掘、保护与发展,也有了非常好的政策支持与可行之路。 中科易康首都国医名师大讲堂,在立足国医名师医术传承的同时,特别扶持民间中医著书立传、发表文章,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专长特色技术,汇编成书,由国家级出版社发行《中医特色疗法集萃》丛书等。请广大医术精湛的医生、国医大讲堂学员会员,抓好机会,著书立传,成功成名,立德立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一本《民间特色疗法精粹》新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发行,中科易康(北京)医学研究院协助编撰。首都国医名师大讲堂传承学员将代表自己专长医术经验的文章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医术渊源得到了证明,医术水平得到了肯定,晋升发展增加了成绩,名誉地位得到了提升… 著书或发表文章,也可以写以“***技术诊治***病”,文章内容以专长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医术专长适应症或适用范围,医术安全性,医术有效性,医术潜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5-10个医案,共5000字左右写成文章发表。对于民间中医申报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则有了必须要具备的医术渊源。关于医术渊源的审核(至少满足以下3项之一) 一、中医医疗服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脉络,指本人或家族有关人员等取得非遗认定证书。 二、家族行医记载记录: 1)、地方志或地方名医传等资料有家族中医行医记录;2)、有家族两代以上中医行医记录,两代可以隔代。记录是相对完整的历史医案或行医有关资质证书。 三、医籍文献,指申请人或家族有关人员编撰成册或出版过与专长相关的书籍或发表过与专长相关的文章等。 联系:010-69730931 【投稿说明】 一、文稿要求:紧扣中药、针灸、手法专题,分类投稿,文稿以个人专长医术为主,以人物、技术为突出点,内容参考: 1、对中医基本概念、传统理论、各种学说的探讨与争鸣,对中医文献、中医科研思路方法的研究,以及中医学术发展、中医经验传承等问题的探讨。 2、有关经方的理论研究、条文训诂、各家经方学说、临床诠释及临床各科运用经验等,阐发其内涵之微妙,运用之心得。 3、临床诊治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各种辨证经验、用药体会、针灸及手法运用经验等。 4、临证切磋:民间中医经历的危急、有趣案例。意在开拓、启发临床思维,通过病案讨论加深读者对某病、某方、某药的理解。 二、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以5000字左右为宜,并配图三张(最多),文稿要求专业性、可读性俱佳。 三、文章结构:文章须由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文章正文等构成。投稿请附作者简介一份,限200字内。 四、稿件中如摘编或引用了他人资料,应在文末给出参考文献。 五、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一经发现,将不予入选。
文章分类:
通知公告
|